繁体简体

两岸专家解读:大陆两次水果禁令背后的警讯

华夏经纬网 > 两岸 > 两岸商情      2021-10-21 15:59:59
  华夏经纬网10月21日讯:(记者李昕)近期,大陆因查到病虫害,宣布暂停输入台湾地区释迦与莲雾,引发多方热议。两岸农产品交流正在遭遇何种困难?台湾农产品输入大陆前景如何?先后两次的大陆台湾水果禁令意味着什么?对此,福建开放大学副教授练卜鸣认为,两次水果禁令就是暗示“红利收回”,台湾有关方面必须接收这一警讯。

  10月18日晚,由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厦门启达台想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和两岸青年心家园共同主办的“两岸有话说”第十期以“台湾农产品输入大陆”为主题线上讨论会举办,深入探讨大陆市场对于台湾农产品的意义以及大陆对台农产品相关政策的变化及原因,并对如何推进两岸产业融合实现良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陈守仁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国豪认为,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现在有以下几个障碍:首先,台湾小农为主的生产模式不利出口;其次,大陆市场产地标识不清台湾货充斥;第三,贸易商主导农产品出口;第四,非早收清单仍需负担高额关税;第五,政治干扰:2016年民进党重新取得执政权之后,台湾销往大陆的农渔产品屡因检验、检疫问题卡关,有些是整批无法进口,有些是延长检验、检疫的时间;第六,台湾产品缺乏行销;第七,面临大陆的竞争。

  福建开放大学副教授练卜鸣表示,当两岸农产品贸易和两岸政治捆绑在一起,就注定了与两岸关系的“连动性”,一直以来,台湾水果在政治订单引导下,从未正式进入正常的商业模式,想要一时间切割干净,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他认为今年两次水果禁令就是暗示“红利收回”,台湾水果在大陆的市场占比根本微不足道,大陆方通过收回水果红利,释出对台政策某种示警讯号。

  屏东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讲师林信雄通过分析台湾水果“被退货”事宜,阐述了自己对于“退步原来是向前”这一哲理的理解。他认为,台湾方面有必要针对水果“被退货”进行自我检讨。在台湾,农渔业一向是政治议题炒作工具,民进党发生挑拨两岸关系有其政治目的从中作祟。他强调,台湾当局与其做跳梁小丑指责大陆,不如痛定思痛治标治本,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符合其根本利益的多元解决方案。

  他认为,两岸水果产销问题的产生无法避开政治原因,台湾当局目前仍是出于政治目的有意激化两岸矛盾渲染农业议题。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吴建德也认为,“边骂边卖”不是善意的行为,两岸关系直接导致政治议题阻碍经济议题。呼吁台湾当局将心比心,多站在大陆立场和为台湾农业良性发展决定举措,而非一意孤行只为满足政治私利。


责任编辑:李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