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两岸探探探 】 RCEP上路台字利弊考:一起揭穿民进党当局“画皮”

华夏经纬网 > 两岸 > 策划 > 两岸探探探      2022-01-10 14:46:46

1

  2022年1月1日,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区正式启航。遗憾的是,在这一波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开放合作中,台湾未能参与其中,台湾经济各方面或面临不小冲击。台当局试图则试图安慰岛内各界,“冲击较小,不必紧张”。具体情况如何,跟随小编视点一起来看看吧——


RCEP成员占台总贸易值58%

  RCEP由东盟十国(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和五个非东盟成员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组成,是全球最大的经贸组织。

  2022年1月1日,RCEP对文莱、柬埔寨、中国大陆、日本、新西兰等10国生效;而2月1日起,RCEP将对韩国生效;剩余成员国也将在完成国内批准程序后陆续生效实施。

  从人口数量、经济体量、贸易总额等三个方面看,RCEP的15个成员国均占全球总量约30%:其中,GDP总量约26.2兆美元、占全球30%,出口约5.5兆美元、占全球30%,15个成员国约涵盖全球22亿人口、占全球30%。RCEP实施区域将成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区。

  而值得一提的是,据台湾方面的统计数据,RCEP15个成员中,与台湾省的贸易值,约占台湾地区总贸易值的58%。

  这个数字一点也不让人意外,也可以从侧面说明, RCEP对台湾影响不容小觑。可是台当局却一直试图安慰岛内各界,“冲击较小,不必紧张”。不过已经骗不住任何人~


RCEP对台湾经济影响不容小觑

  从台湾经济层面来看

  台“中经院”WTO及RTA中心副执行长李淳认为,RCEP生效后,额外新增的影响有限,因为比较深刻的影响,“已在过去15年陆续出现了”。他认为,对台湾影响较大的应是,中、日、韩新建立的自由贸易关系,必须保持注意。

  中国国民党“立委”、新任党团总召、“金管会”前主委曾铭宗认为,RCEP将为台湾经济埋下3大隐忧:第一,台湾的经济以出口为导向,依台当局“经济部”统计,2019年台湾地区对RCEP15个成员国,出口金额一共2168亿美元。如今RCEP正式生效后,对台湾的经济影响当然会非常大。

  第二,RCEP生效对台影响的产业方面,除农产品之外,可能受关税影响的类别包括机械、塑化、钢铁、纺织等,虽然民进党当局以台湾主要出口产品为3C、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为理由,认为对台经济冲击小。但重点是从事传统产业的人超过百万人口,比从事3C、半导体产业的人还多,不能因为主要出口是高科技产品,就认为传统产业出口不重要。民进党当局对这个问题轻描淡写,可是对于台湾经济发展稍有认识的人,其实对这种说词都不乐见。此外,RCEP生效也会影响台湾的金融、电信等服务业海外布局。

  第三,RCEP涉及到地缘政治与经济的问题。现在RCEP生效后,民进党当局推动经贸为主的“新南向”将面临更大的困境。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红认为,台湾地区将面临来自RCEP成员之间免关税进出口的竞争性产品的冲击,其价格竞争力必然会下降。同时,RCEP成员间相互减免关税进出口,有助提升对外国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吸引力,迫使原在台湾地区生产再出口到RCEP区域的岛内企业,把生产基地向RCEP区域转移,以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也就是说,随着RCEP的实施,台湾地区将在贸易与投资两个环节与层面被进一步‘边缘化’。”

  从台湾产业角度来看

  RCEP生效,必然影响台湾对成员国的出口竞争力,尤其是农产品、机械、石化、纺织原料等企业,在东协市场的竞争压力将加大。以工具机出口为例,明年起台湾将要比他国增加5%到10%关税,二、三线的业者恐怕撑不下去,只有退场一途。

  台湾工具机暨零组件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许文宪日前表示,台湾地区被排除在外,以业者的立场来说,非常不乐见,若自贸区的关税“排挤效应”显现,将成为台湾地区工具机外销的最大变数。

  有分析认为,对于已经在大陆或东南亚投资的台商来说,RCEP的影响不大,但对台湾本地传统产包括石化、纺织、汽车、钢铁、工具机、农业等,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冲击。从宏观来看,短期影响相关产业的贸易和产品的竞争力,长期影响投资,企业可能继续外移,无法外移的产业生存更趋困难。

  台电电公会理事长李诗钦认为,RCEP此一全新的形势,将使得新南向国家,或成为台湾企业重新思考产业链重组、全球布局时的主要方向;台工总副理事长詹正田则指出,岛内多数纺织业多已在东南亚投资,部分是应品牌客户要求前往,更多是因应RCEP而进行布局,因此RCEP正式成军,对纺织业来讲,台商仍有应变能力。


台湾产业界急得跳墙也没用

  RCEP上路,而台湾只能在门外兴叹,与台湾当局现行“反中抗中”政策有关。早在2016年上任时,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就承诺所谓“要带领台湾加入RCEP”,但至今为止仍然不得其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红认为,民进党当局违反岛内现行关于两岸关系性质的定位,即“两岸同属一中”的规范,企图以所谓“主权国家”身份拓展对外空间,并试图在国际社会造成“一边一国”的事实,这才是台湾地区无法加入RCEP的原因

  RCEP由中国大陆主导,在两岸关系冰冻三尺的情况下,台湾想加入机会不大。对此,蔡当局其实也是心知肚明。

  对于RCEP挑战,台湾朝野和政党有很多讨论,也提出了很多解方:

  解方一

  无法加入RCEP,台湾产业界呼吁,“政府”应更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即使短期无法加入RCEP,也应试着与个别国家签定ECA,或以各国突破的方式,融入区域经济整合,化解产业在全球遭受不平等关税贸易障碍。

  但实际上这种想法只是一厢情愿,“金管会”前主委曾铭宗表示,若想各个击破、各自签ECA,“其实也非常困难”。

  就是很难!

  笔者认为,台湾唯有处理好两岸关系,回到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来,并通过与大陆协商,才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其对外经济空间。这是民进党当局必须严肃面对的现实。

  解方二

  为了甩锅无法加入RCEP的界责,民进党一直忙着找出替代方案。其中之一就是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去年9月,继中国大陆提出申请加入CPTPP后,台湾地区紧跟着匆匆忙忙递交了申请。

  CPTPP的前身是TPP。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退出了TPP后,其余谈判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1国)随后另起炉灶,于次年达成了CPTPP。目前该组织由日本主导。台湾要加入CPTPP,则必须过两关:改善两岸关系与进口日本核食。在民进党当局否认“九二共识”,把两岸关系带入冷冻状态的情形下,台湾想要加入CPTPP,不啻是缘木求鱼

  解方三

  也有某台湾经济研究院专家,提出了台湾的所谓“美国出路”。声称美国不参CPTPP,未来将主导“印太经济架构”,台湾应该参加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架构”。

  该专家特意提到了台积电,表示美国短期内无法追上台湾,再加上疫情期间芯片需求量大,因此美国如今非常看重台积电。希望以台积电为筹码,争取谈判空间,加入“印太经济架构”。先不提这还在画饼中“印太经济架构”美国能否建成(美国的号召力正在江河日下),单说让台湾民众硬生生吞下“莱猪”的民进党,有那个议价能力么?

  多少武器定单,恐怕也拿不到一张“印太门票”。


继续执行的ECFA,成台湾唯一稻草

  ECFA在2022年还将继续执行,这个消息让台湾各产业界着实松了一口气。很多台企庆幸,在台湾面临“自贸区困境”时,好在还有ECFA。

  大陆于上个月15日公布的“2022年关税调整方案”内文中,明确提及了ECFA已完成降税,继续实施协议税率,意味两岸ECFA在2022年继续实施。

  ECFA已走过11个年头,并未因两岸关系生变。

  但是有一个迹像台湾产业界必须关注。大陆对台湾清单项目输入正在逐年减少,例如石化、纺织等行业不需要很高的技术需求,大陆完全能够自己生产,就会逐渐减少从台湾进口,大陆对ECFA依赖性并不高;与之相反的是,两岸贸易中台方的顺差一直居高不下,台湾对大陆的依赖持续有增无减。

  ECFA继续执行,有助于延缓自贸区对台湾经济的冲击,是大陆留给台湾的“窗口期”。

  这是一个讯号,可以看作是祖国大陆愿意维持两岸分工、两岸经济现状的善意表现。但是这个善意随时可以叫停,“窗口期”能够保留到什么时间,取决于两岸局势的发展变化。

  我们要告诉台湾百姓的是,即使停止ECFA,大陆的反“台独”,也只会精准打击支持“台独”的企业。反“台独”,不是反台湾,任何时候大陆政府都愿将发展机遇,与台湾同胞一起分享


台当局应对之道,唯有回归“九二共识”

  台湾地区属浅碟小型经济体,岛内市场狭小,经济发展有赖于全球化。但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自贸协定的覆盖率却很低,无缘加入诸多贸易协定。

  特别是2016年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大陆逐渐成为了经济全球化主要中心,民进党当局上台后,却无力处理好两岸关系,未能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与经贸活动自由化,因而使台湾地区逐步滑入自我“边缘化”的深渊。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台湾无论是加入RCEP,还是CPTPP,都可以是方向和选择,但基本的前提是处理好两岸关系,需要两岸沟通协商,作出适当安排,才有可能实现。但目前为止,我们看不到台湾执政者在这方面有任何的努力,甚至是一味地刻意回避。台湾执政者必须在两岸关系改善上寻找突破口,而不是反向操作恶化两岸关系。首当其冲的是,积极恢复和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为台湾经济保留下一线生机。

  如果在“台独”的绝路上继续飚速,两岸统一将是“迟早的事”!【文/木心,华夏经纬网原创报道】



责任编辑:李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