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美国对台战略模糊与战略清晰的争辩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2-04-25 12:50:17

拜登蔡英文


  作者 萧衡钟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博士

  在2000年美国总统小布什提到将“使用一切办法”协助台湾防卫之后,学界即开始辩论如何预防台海危机,以及是否放弃长期以来对台“战略模糊”政策,而下一波的辩论,则是在特朗普政府后期至拜登政府上任后展开。

  “战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

  美国对台“战略模糊”的主张主要在于防止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军力失衡,亦不鼓励任何一方的挑衅、过分自信或欠缺信心的情形发生。在维持美国国内民众支持美国对台政策的前提下,对于是否使用武力介入台海情势保持某种程度的模糊。

  主张模糊策略的美国学者认为,其优点是在台湾主权问题归属上保持模糊,有助于增进台湾安全,也让美国在对中国大陆及对台湾的政策上充满弹性,在外交政策上可以操作的空间较大。

  但批评者认为,其缺点在于若中美双方实力相近,美国的武力威慑减弱,会造成无法阻止日益自信、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的解放军。故模糊的可能性,是只有在中国大陆尚不具备攻击台湾的军事能力才具备的,当中国大陆变得自信时,会使中国大陆对美国介入台海危机的决心产生怀疑。

  此外,批评者也认为,模糊不清的策略也会造成台湾面对中国大陆的武装冲突准备不足,进而促使中国大陆在台海增加试探、冒险的可能性。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卡斯纳 (Scott L. Kastner) 便指出“战略模糊”政策最大的缺点在于,台北与北京会误判美国的战略意图,而不同的评估结果可能导致危机甚或战争。

  基本上,“战略模糊”策略可以体现在美国政府的“双重吓阻” (Dual Deterrence) 作法,吓阻可能是双重的,包含警告、保证,也可能会是不对称的,等同对每一方都做出有条件的承诺。对中国大陆的节制是,考虑到美国有可能干预,而不主动攻打台湾;对台湾的节制则是,别采取北京无法容忍或挑衅的动作,以免美国降低对台的安全承诺。

  美国一方面向中国大陆不可以使用武力对付台湾,同时保证不支持台湾独立;另一方面,也警告台湾避免出现挑衅行为,但也保证不会牺牲台湾与美国相同的民主价值。此种方式的偏好,重点在美国的威信能够使两岸双方信服的前提下,向中国大陆传达美国的任何“明确性”决心,透过私下沟通而不是威胁中国大陆颜面的公开声明方式。

  “战略清晰(明确)”(Strategic Clarity)

  美国对台“战略清晰(明确)”的主张在于,要明确表态在台海区域,不管挑衅的是中国大陆抑或台湾,当台湾遭武力威胁时,美国将采取军事干预,是一种提高威慑力,降低台湾海峡发生战争可能性的方法。

  主张此策略的美国学者认为,其优点是使中国大陆更能清楚美国的军事底线,此种战略信息透明化的状态,使得中国大陆不必因猜测美国的作法,而有所试探,增加和平解决的机会,并减少台海双方误判与误解的可能性。因此要在危机发生之前,尽早使中国大陆了解美国一定会采取军事干预的立场,方能使情势不致升高紧张。

  但此一策略缺点,是在没有发生台海危机前提之下,明确表态美国在何种情况会介入,或者是不会介入,将不免造成挑衅或激怒另外一方。卜睿哲也针对 “战略清晰”提出概念上的漏失,首先,美国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状况,若发生状况时还是会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或视冲突是如何发生的。

  其次,这样不会消除北京或台北任何一方的试探,反而可能增加两岸对彼此的试探,如此一来就会降低美国的弹性,变相增加美国的责任义务,因为美国一旦承诺会防卫台湾、不惜为台湾与中国大陆兵戎相见,可能会使台湾摆脱维持两岸与区域和平的责任、成为台海真正的麻烦制造者,将使美国被台湾所 “绑架”,成为被台湾行动牵连的“人质”。

  此外,若美国无法对防卫台湾的能力充满信心,那么,任何朝向清晰化发展的策略转变都是没有效果的,反而无法防止中国大陆在将行动升级、落实“武统”时,帮助美国取得可接受的冲突结果。

  对此,史丹佛大学研究中国大陆军事安全政策的研究员梅惠琳 (Oriana Mastro) 也表示,一旦中国大陆对于攻台有一定信心时,若美国仍采取“清晰战略”,将让中国大陆认知到美国极有可能介入台海战争,届时将会助长中国大陆及早在美国介入前拿下台湾,使美国难以回击。

  “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 (CSIS) 高级研究员葛来仪 (Bonnie Glaser)对于 “战略清晰”策略则是提出了警示,她认为,若美国今天在没有能力表现出防卫的可信度之下,对台湾无条件的做出安全承诺,将促使中国大陆透过对台攻击来作为响应。同时,这样的承诺也伴随着美国要求其地区盟友,在台湾紧急情况下要协助美国,导致这些盟友担心卷入台海冲突。

  台湾的抉择

  若从国际关系 “相互依赖论”的理论检视,可看见在霸权相争利益下,中美双方仍然处于 “斗而不破”未跨越红线的态势,例如中美之间每年定期举行的 “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包括国防、外交、经贸等部长(国务卿),都会定期碰面对话,提供双方增加交流、减少误判的机会。

  其次,由中国大陆是美国最大债权国来看,两国复杂与密切的经贸交往与利益,以及在国际事务上双方合则两利的效益,比如朝鲜半岛无核化、反恐、全球气候变迁、国际金融秩序稳定等,身为世界第一及第二大经济体,实质影响力的美中两大强国都责无旁贷。

  因此,中美虽然因“中国崛起”与“战略竞争”而有新的互动,但如何在冲突中有折冲,找到双方新的平衡点,这将是对两国的考验,对于台湾地区亦然,宜审慎观之,不应以民粹假民主之名而躁进冒进、忽视台湾人民对于台海和平的冀望与福祉。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