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台湾新媒体发展现状】台湾原生的社交平台Dcard(狄卡)下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海观潮      2022-04-29 10:22:42

微信图片_20220424104604

【台湾新媒体发展现状】台湾原生的社交平台Dcard(狄卡)上


  作者 任冬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如果说1995年诞生的批踢踢实业坊(PTT),让现在大约25到40多岁的台湾人能说着共通的网络语言,那么对于目前台湾的高中生、大学生等年轻世代来说,共同的网络社交媒体记忆,或许正逐渐从PTT转移到Dcard上。

  Dcard一开始就强调用户的隐私与文章的真实性,为了坚守这个价值观,会主动处理站上未经同意的软广告文章,因此还有专人负责维护广告牌。用户真实的经验分享,提升了文章的可信度,因此大家在网络搜索时,习惯在关键词后面加上Dcard,让原本没有使用Dcard的人在搜索特定事物时,也常常看见Dcard的文章。

  正如同Dcard上线以来一向神秘低调,Dcard产品经理林怀宇认为,就是这样的“隐私”与“匿名”特性,成为Dcard能一路成长茁壮的核心关键。也正因为次,Dcard上的文章讨论度更是一年比一年热。例如,2017年3月,一篇名为《阿嬷这是Lv》的文章,讲述一位阿嬷收到孙子送的名牌包,拿来装鱼还称赞包包防水的逗趣故事,连英国媒体BBC也转载,形成广泛传播。而在更早之前,2015年Dcard上的热门爱情故事《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同学我不是故意看你学生证的》等系列文章更是一发表就获得广大回响,甚至有出版社、影音平台看上这些IP,接连推出改编的漫画与小说、网络剧集作品等。

  现在Dcard对自己的定义是“全台湾最大的匿名社群”,虽然很多人会拿Dcard跟PTT相比较,但其实两者使用族群并不相悖。Dcard与PTT有不同的文化与氛围,在PTT上用户发文时可能会担心自己被“人肉”出来,或预设会收到比较批判性的反馈而不敢畅所欲言,但目前这样的情形在Dcard上比较少看到,平台整体氛围还是偏温馨、分享性质的,因此用户自己也会根据性质,选择发文的平台。

  Dcard整体的产品发展思维都是建立在“匿名原则”上,例如Dcard在2016年底推出“卡称”功能,让用户在发文时,作者名称除了可以选择匿名、或是显示自己的学校之外,还多了一个可以自己设定的名称,让想被记住发文风格、却又不希望被认出自己是谁的人,拥有了自己专属的标记。这样的风格,或许也是为什么Dcard上的男女比例,会从2012年的6:4,转变成2016年的4:6,热门广告牌也多是女生感兴趣的美妆、穿搭等类别,这对于一个以交友起家的社群平台来说颇为特殊。专注使用者的“匿名”与“隐私”需求,是Dcard能持续成长的核心。

  目前,Dcard的商业模式就是广告,由于接触到的是刚开始培养消费习惯的大学生族群,所以成效不错,未来可能还有更多商业模式,但都会以用户体验作为最优先的考虑。Dcard的重心是提升用户的留存率、停留时间。同样是抢用户的时间,意味着Dcard在其他社群平台的营销策略也要跟着谨慎。目前,Dcard的Facebook粉丝专页已有超过86万人追踪。Dcard社群经理罗砚琳透露,Dcard的流量来源主要来自搜索引擎以及Facebook,从Facebook来的流量“比例很高”,一篇发文的触及率最多曾达到百万人。“但这其实像是双面刃”,这也是为什么Dcard开始做分众频道经营,像是Facebook上有Dcard、Dcard Girls两版,但把宠物、美妆、美食、摄影版的内容放到Instagram上,目的就是尽量在不同的平台导流,不要形成对某一个平台的单一依赖。未来无论是在哪个平台,Dcard都需要迎合当下趋势,加强在影音、直播内容方面的尝试。

  不过,2022年2月21日,Dcard推出“实名制”,要求用户如果在旗下“时事版”、“COVID-19版”、“防疫生活版”三大板块发表文章、点击爱心、留言,则必须上传身份证正本照片,审核后方可参与讨论。这个政策引发不少用户不满,认为用户注册时都有填写信箱,官方也能查到IP位置,质疑“为何还要身份证?”,认为自己的言论自由受到平台限制。也因为此,Dcard的使用人数有所下降,其人气收到一定冲击。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