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这就是中国优势|政党优势(四):引领中国进步 实现人民福祉——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热点聚焦      2022-05-27 01:36:45

微信图片_20220512110151最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必须历史地看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明确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直气壮地反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或“左”或“右”两种错误思潮,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取得两大举世瞩目的成果,一是在实践上探索并形成了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在理论上探索并产生了中国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良性互动的结果。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形成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而不是主观臆断和照抄照搬的产物。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最终夺取了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创立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经植根于中华大地,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光辉道路。今天的中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显著增强,人民意气风发,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活力迸发,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强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新征程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一步发挥和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并在实践中把这些优势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植根中国实际,展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璀璨景象。

  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优越性,是确保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大道。

  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经济建设虽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繁荣昌盛,而且要实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繁荣发展。因此,改革开放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也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超越。

  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所在。

  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要求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事实证明: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善,极大地激发和增强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信心,从而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无穷的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优势──应答时代课题,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真理魅力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发展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宝贵结晶,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理论优势。

  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别的什么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没有故步自封,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指导当代中国获得巨大成功、取得巨大进步,关键就在于它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其自身具备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们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潮流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炼新观点、部署新战略、构建新理论,从而不断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这是其他理论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主张。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方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日益深入人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得到巩固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问题上,实践中和国际上时不时总会出现一些宣扬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主张。针对这些错误思潮和主张,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态度坚决的抵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作出了清晰、明确而有力的回击和回应,从而坚定地捍卫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既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力量,又为世界贡献了独具魅力的思想理论成果。

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地引导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劈波斩浪、浩荡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力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生态学、国际关系学思想,彰显着中国价值观饱含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力量,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鲜的时代内涵和实践内涵,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独具鲜明特色,昭显当代中国发展本固根稳的巍峨气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逐渐完善、内生性演化而形成的,是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其独特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既全面巩固和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制度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国家治理格局中,中国共产党起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近代以来的历史和实践都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既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注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长期的、稳定的高速发展,这其中的奥秘之一就是我们建立了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突破了人们在传统上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认识误区,它的优势就在于既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注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对社会主义的最大贡献之一。

  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不动摇,又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毫不动摇地坚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些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赓续民族血脉,彰显亿万人民聚力创造历史伟业的蓬勃精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其独特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品质是激发我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底气。

  既传承弘扬了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又创造形成了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文化创新,创造形成了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其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确定了新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既传承和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又凝结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厚度。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止的时代标识,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高度。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矢志于赶上时代的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内容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映了中华民族敢于自我突破、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气质,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表达了中华民族勇于追赶时代潮流的思想境界,不甘落后、奋勇争先体现了中华民族愈挫愈勇、努力奋起直追的宝贵品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向新的发展高度,是当代中国在新时代创造出更大发展成就、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强大动力。

  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大众的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在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发展状况与水平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并将其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层面来进行考虑和统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放到了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全局中谋划和设计,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从根本上提升和增强了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国际感召力、传统文化的国际吸引力、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对外传播的国际亲和力、新闻媒体的国际公信力、人文交流的国际影响力,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大气的良好形象,形成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问题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把“坚持中国道路”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强调“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怎么样,人民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习主席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就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策划:侯哲

制图:刘素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新网、新华日报、求是网、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侯哲
热门评论
大陆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