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民进党当局别再荒诞 蛋荒可寻求大陆协助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3-03-09 09:52:21

台岛夜话

作者 萧衡钟 台湾联合大学助理教授

台湾蛋荒未解,持续延烧中!继2月份蛋价每台斤上涨2元(新台币,下同)后,本周起鸡蛋批发价又从每台斤52元调涨至55元,产地价由每台斤43元涨至45元,蛋价持续创新高中。未料,台当局农业部门负责人陈吉仲对于纾解蛋荒非但拿不出对策,7日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质询当中更公开称“欢迎大家采购鸭蛋”,荒诞行径令人发指。

其实,大陆即是亚洲地区主要的产蛋区,生产量超过世界蛋产量的40%,民进党当局若能想通且屏除政治意识形态,向大陆寻求解决蛋荒合作之道,负起责任将民生议题作为优先级,将“反中”与政治议题抛之脑后,何不是一件解决之道?

一颗鸡蛋甚小,但所涉及的民生层面却是无法想象的严重,虽然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建仁及陈吉仲接连发声说,3月底前能补足鸡蛋缺口、蛋荒可望纾解,不过同党籍民意代表庄瑞雄却不买单的批评说,缺蛋是燃眉之急,以目前状况,4、5月有办法解决就“阿弥陀佛”,可见这场“蛋蛋危机”绝不是喊喊口号就可解决,可以感受到民进党籍民意代表也有满满地压力。

目前台当局农业部门为了解决蛋荒已无计可施,日前规划自澳洲进口500万颗鸡蛋补足国内生产不足,但澳洲的鸡蛋生产成本比台湾本地的高,又必须仰赖空运,这部分台当局农业部门需补贴金额就超过3000万元,全数由台当局农业部门农损基金支应,虽然台当局农业部门长期的对农业进行补贴早已不是新闻,但这其实也等于全民共同分担支付高额补贴,将成本转嫁到全民当中。

其实一些餐饮业者,面对来势汹汹的蛋荒,近期早已用鸭蛋替代鸡蛋,在2月分中下旬鸭蛋的价格,也逐步反映市场机制由每台斤43元调涨至45元,在经过这样的操作后,若鸭蛋持续替代鸡蛋的数量过多,恐影响端午节鸭蛋的供应,除了蛋鸭的饲养成本原本就比蛋鸡高外,届时鸭蛋甚至可能因供需因素再涨一波,届时除了鸡蛋抢不到,可能连鸭蛋也没了。

大陆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蛋品产销市场,每公斤鸡蛋长年的批发价在7.3元到12元人民币之间,价格相对地稳定,就以北京市现阶段的蛋价来说,平均1公斤9.5元人民币的蛋价,换算汇率及不同单位秤重,大约是1台斤25元新台币左右,相较于目前台湾的批发价55元新台币,大陆的蛋价仅有台湾的4成5左右。

目前台湾一天鸡蛋需求量约2300万至2400万颗,在每日缺数百万颗鸡蛋的同时,仍有上千万颗鸡蛋供应,不过在不同销售通路,还是会有民众买不到蛋的情况。即便台当局农业部门从澳洲进口了500万颗鸡蛋,对于民众来说还是杯水车薪,非但看不到,也吃不到澳洲蛋。不免引发质疑,为何不从货源及价格相对稳定的大陆进口,据蛋商及鸡农估计,今年缺蛋比以往更加严重,一天保守可能缺500万颗以上。

归咎原因,缺蛋除了鸡只禽流感及疾病的肆虐,造成全球性的鸡只死亡外,再加上极端气候不论是太冷或太热都会影响鸡只产蛋率,以及近年饲料大涨,会让多数蛋鸡农审慎考虑蛋价和饲料成本价格因素,若是无利可图将会大大减少饲养意愿。

其实只要让养鸡场转型现代化,就能有效稳定地控制温度并维持产蛋率,但台当局农业部门近来推行与辅导的成效不佳,就连自家民进党民意代表邱议莹也吐槽陈吉仲表示,“现代化养鸡场改建脚步应加速”,但台农业部门从2006年就开始补助改建养鸡场,目前现代化养鸡场却仅占8.3%,质问“进度到底在哪里”?

台湾目前除了在产业上面临5缺(缺水、缺电、缺地、缺工、缺人才)外,在民生议题上最严重的就是“缺药”及“缺蛋”,在缺药方面台湾还可以通过生技产业的产业链,通过研发及提升产线效能来制造供应市场用药;但在缺蛋方面,面对禽流感一波波地袭击全球养鸡业者,以及鸡只疾病的死亡,再加上现代化的养鸡场兴建不及等等问题,都无法在一时半刻克服蛋鸡的产蛋率,这对于民进党来说是一项难解甚至于无解的课题,而台湾下一步所面对的不仅是缺蛋危机,还会有缺鸡肉、缺鸭肉的民生危机。

两岸因为疫情因素已经中断交流3年之久,近期因为疫情稍缓,国台办不断释放出善意,希望两岸能够恢复正常交流,也希望可以恢复两岸直航的航点、开放陆客赴台、“小三通”全面开放、台湾农产品输陆等等议题,但等到的大多却是台当局陆委会的已读不回。

以纾解台湾的蛋荒来说,若是民进党可以放下两岸政治意识形态的成见,以民众福祉为优先,通过项目申请方式向大陆购买价格稳定及产量稳定的鸡蛋,马上就可以舒缓台湾的蛋荒,对于民生百业来说无不是好事一件。另一方面,对于台湾民众来说,不管是从世界各地进口来的产品,只要台当局相关部门负责做好食品卫生的把关,我们应该都有选择的权利,不应该眼中只有“反中”、“抗中”,而心中无民生。

而大陆对于台湾民众有需要的地方,都有意愿协助,这真正地可以落实“两岸一家亲”,就像先前疫情期间,台湾缺疫苗、缺快筛、缺口罩时,大陆都在第一时间宣布愿意以人道的角度协助台湾,但当时也是因为民进党的意识形态而破局。

民进党若不以务实的角度,与民众同悲同苦的同理心,来看待民生议题,若只会一昧“反中、恐中”,或用话术来蛊惑民众,时间久了、百姓受苦受难久了,一旦看清事实,也会对民进党渐渐地“无感”。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