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中国国民党昨天投票选出新一届党魁。今年56岁的前民意代表郑丽文以50%的得票率当选,反映了国民党党员希望这位“中生代”政治明星能给国民党这家“百年老店”带来新气息和新作风。而被视为郑丽文的“劲敌”、73岁的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则第三次参选国民党主席落败。
国民党主席一职既是荣耀,更是重担。国民党已经连输三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在野近十年,如何带领国民党重登执政舞台,如何与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路线作斗争、推动台海和平,将是新一届国民党主席郑丽文面临的严峻挑战。
首先,坚持“九二共识”,加强反“台独”力度,是国民党两岸政策的重中之重。这些年,两岸关系大幅倒退,台海局势持续紧张,就是因为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奉行“台独”路线。而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主张推动两岸交流、改善两岸关系,是岛内遏制“台独”势力的重要政治力量。然而,由于国民党连输三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使国民党内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坚持“九二共识”的两岸政策不获台湾选民支持,因而有意向民进党强硬的两岸路线靠拢。曾有一段时间,国民党被台湾舆论嘲笑是“小绿”,即民进党的“跟班”。这不仅重挫国民党士气,更不利台海和平。
其实,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交流,推动两岸和平,是国民党的优势。这些年台湾农产品因为质量问题而一度被大陆方面禁止输入,而两岸沟通机制因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关系而停摆,使得相关问题无法解决,台湾农民生计受损。后来经过国民党人士以及台湾渔农界人士访问大陆进行沟通,相关问题才逐渐得以解决。国民党与大陆方面有沟通渠道,有助解决两岸经贸往来中出现的问题,有利岛内民生福祉。国民党应抓住此优势,大力推动两岸交流,进一步加强反对“台独”的力度。尤其民进党“大罢免”大失败,更是清楚的显示台湾主流民意并不认同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和平的“台独”路线。国民党应利用此契机,抛开“害怕被扣‘红帽子’”的迷思,进一步揭露民进党当局“台独”路线对台湾民生福祉带来的严重害处。郑丽文在选举期间就曾公开呼吁台湾民众要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人,如今她当选党魁,是否在推动国共交流、两岸交流方面有更积极的动作,备受各界关注。
第二,明年地方选举和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对国民党至关重要。现离明年“九合一”地方选举还有一年时间,是郑丽文担任党主席后面临的第一场大型选举,若战绩不佳,恐要请辞下台。以目前的情况看,全台22个县市,有14位县市长是国民党籍,国民党在地方选举拥有一定优势,但可惜在上一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未能充发挥地方优势,连续第三次败给民进党,如果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再次败北,恐不利国民党人才培养和发展。目前国民党呼声最高的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是台中市长卢秀燕,原本各界期盼她参选党魁,但她为了避免过早成为民进党的“箭靶”而婉拒。现在郑丽文将担任国民党主席,是扮演“造王者”,还是想自己“当王”、筹谋进军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不无变数。
第三,如何处理与民众党的合作关系,攸关国民党选举成败。在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败选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民众党合作失败。当时民进党赖清德得票率只有40%,国民党侯友宜33.4%,民众党柯文哲26.4%,如果“蓝白合”成功,可拿到五成以上选票。所以,在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蓝白合”若能成功,国民党便可“翻身”。由于民众党认为柯文哲卷入多起弊案是受到民进党当局的政治追杀,因而民众党与民进党的关系势同水火,如此有利于国民党与民众党在选举中合作。而明年地方选举可谓是两党合作的“试验场”,如果“合作愉快”,则相关经验可覆製到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第四,财务压力是国民党这些年一直面对的困境。国民党曾经被形容是“最有钱的政党”,但民进党上台后即以“不当党产”为由对国民党的巨额财产进行冻结,据说目前国民党实际可用的非限制资产只有约5.6亿元新台币。由于选举最为“烧钱”,接下来国民党要面临地方选举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两场硬仗,还要支付大批党工的薪水等,可谓“花钱如流水”。这几年国民党主席都要绞尽脑汁筹备经费。郑丽文上任也面临同样的难题。
俗话说“新人新气象”。郑丽文能否给“百年老店”国民党带来新气象,能否处理国民党内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能否在党内树立威信,各界拭目以待。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