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开启台海战端 台湾就是战场必然将生灵涂炭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媒体链接2022-05-26 11:09:38

拜登1

美国总统拜登23日承诺将以军事保卫台湾。(美联社)

观察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日本时,记者询问是否“军事涉入”台海冲突,拜登总统回答:“是的,我们一向遵守‘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白宫及国务院随后发表声明,美国对台政策没有任何改变。所谓军事涉入方式及程度则无详细的说明。但是部分媒体则认为美国对台海政策有重大改变,将会采取军事行动防卫台湾。

军事涉入(involvement)与实际的军事干预(intervention)是有相当大的差异,军事干预是直接包括海、空武力的介入,甚至地面部队的进驻。在目前没有协防及外事关系的状态下,亦欠缺美国国内法律的支撑,美军进入台湾地区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可能。至于军事涉入则有相当大的弹性,依据所谓“台湾关系法”,提供足够的防卫性能力即属于此类。所以目前美国的中国政策,暂无改变的可能。“四方对话”(Quad)于5月24日结束后的记者会,美国总统拜登就再次说明,对台海政策持续保持战略模糊及原有的承诺。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在探讨人类历史上多次重大冲突及战争的结果,发觉大部分失势战败的一方,都是政策与战略的不搭配所致。政策是一指引,是期望未来发展的状态及境界;战略则是执行政策的方向及手段。美国军事直接介入或干预台海的状态,在没有清晰的政策及军事作战目标下,实际的军事行动如何开展?以目前美国亚太军力部署数量及军事整备能量,是难以支持其直接军事干预。这可由美军方或智库所实施各式各样的兵棋推演,其结论就可以约略验证此一结论。美国目前政策与战略不一致,此其一也。

台海风云已经悄然而起,台湾问题置身两大强权交会的中心,与乌克兰有极其类似之处。在情势上,最有利的战略态势,就是避免成为冲突的起点,甚至避免成为国际间关注的焦点。若台湾民进党当局能低调,让这次美国主导的“四方会谈”在议题考虑或媒体访问时,能不列入台海,就是台湾战略上的最大成就。因为一旦战端开启,台湾就是战场,而政治及军事目标遭受攻击后,其附近必然是残垣断壁,生灵涂炭。

生存利益应是台湾安全战略的起点,要让百姓了解台湾政经发展及避免战争冲突的方式。小者事大不容易,安全政策及战略相互配合,才能由上而下逐步指导防务、外事战略及规划战时回复能力,否则又是政策与战略不一致的不幸案例。

台湾本岛四面环海,不少人甚至连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都认为海峡天险、登陆作战不易。90年代以前,因为台湾海军、空军可以掌握台海,所以它是天险。但是今天制海及制空优势,将无法与大陆军事实力相匹敌,难以掌握海域,海峡即不再是依托及天险。台湾地区西部人口密集,地形狭长,海岸线又距离山区不超过30、40公里,所以战略纵深短浅。在现代化战争精准及发展快速之下,台湾没有打持久战的条件。

5月《美国海军》学术月刊,其中一篇文章就建议在台海冲突时,要美军陆战队协助清除及破坏台湾的础设施,如:信息网络、道路视讯监控网络及相关资电设备,以避免其落入解放军之掌控,有利于后续之城镇游击作战。无论是半导体工业、轻重工业、石化业、电网及道路系统等基础设施的被摧毁,将使台湾整体发展可能倒退20年,甚至30年。所以民进党当局宜就台湾人民的利益,寻求政策及策略的长治久安,不要再让大多数人还晕眩在台海安全的迷幻药中。(作者辜存柱为国际应急管理协会台湾代表)

文章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