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连横先生的《台湾通史》之史德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2-07-08 20:00:06

台岛夜话 蓝红版


     作者 潘朝阳

  乙未(1895)日倭割台,其时,连横(雅堂,1878-1936)十八岁,避寇而赴大陆,1897年奉祖母之命返台。1908年从台南移居台中,入“台湾新闻社?汉文部”,始撰《台湾通史》,1918年完稿,1921年《台湾通史》出版问世。

  《台湾通史》是台湾从古至今唯一依据传统中国史籍体例而撰述的台湾史书。在此书之前,从明郑到乙未年的两百几十年,只有方志,另外则是游台仕儒对台湾的风土掌故的记述。唯有连横先生《台湾通史》才是首部“正史型台湾史”。

  《台湾通史》起自隋代,中经明郑,再到清朝统治,长达千年的史叙,故是通史而非断代史;它效法《史记》,有《纪》、《志》、《列传》,且视必要和性质而置《表》入于《纪》、《志》或《列传》之内;因台湾史甚短,且属中国一个边陲岛疆,既无诸侯世冑,而无可采录可予记述彰着,故缺《世家》。

  然而,《台湾通史》却有中国史家修撰史籍之传统,就是孔子《春秋》和史公《史记》之精神。孔子着《春秋》,其主旨在以史事为例来“正君臣之义”、“辨君子小人之别”以及“严华夏夷狄之分”,而孟子特别提到周室衰微,故《诗》亡,孔子乃着《春秋》,而“使乱臣贼子惧”。司马迁也说孔子之《春秋》,是为了“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其主旨在于拨乱反正,欲恢复王政而拒斥昏乱污浊的昏君暴臣,主张圣贤君子之政治,以仁政为功夫,且以“公天下”为目的,天下先归于“升平”,最终极而实现“太平”。太史公以学乎孔子仁道为志而修《史记》,《史记》之纂着,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含容华夏之天地宇宙,是中国人的时空中的人文道德之记录、叙述以及诠释和判准。基于孔孟和太史公的春秋史观,《台湾通史》,正是台湾的《春秋》和《史记》。连横先生修撰《台湾通史》,不是“史料学派”的无史观、无史德之史籍,而是身处亡于日寇的台湾,心痛台湾人沦为亡国奴,因而发愤以十年光阴,究尽一生心血而创着的一部“即史即经、即经即史”的《台湾春秋?史记》。在连横先生的史德,《台湾通史》是为了“严判台湾的华夷”、“区分台湾的殖民与被殖民者”,也“表彰台湾的君子且义斥台湾的小人”,所以《台湾通史》亦有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精神和实践。

  《台湾通史》深富民族主义,张溥泉先生为其写的〈序〉有说:“史家台湾连雅堂先生以子长、孟坚之识,为船山、亭林之文,叙述自隋代以至甲午千余年间之事,纲举目张,巨细靡遗,著作抱失地之痛,抒故国之思,激发正气,非斯人不能作也。”此正是连横先生的崇高史德和史观之陈明,也道出了《台湾通史》的主旨是彰着台湾的中华民族主义和爱国精神。

  相对照于连横先生的高洁志节,台独份子“撰述”的“台独史”,三十年来正荼毒摧残台湾学子,这些所谓“史学者”,皆是秽贱之奸佞,其等卑污龌龊笔下的媚日去中的“台独史”,是秽臭不堪之乱史。吾人必须击浩然大鼓以攻之、挥鲁阳巨戈而诛之。(作者为台湾师大东亚学系兼任教授、中华奉元学会理事长)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