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基辛格访华:待客之道,地区秩序、台湾问题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深度分析      2023-07-26 09:50:25

深度分析1

  

    作者 周忠菲 上海台湾研究会研究员

  近日,美国著名外交家,尼克松政府、福特政府时期担任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以百岁高龄访华。世界对基辛格访华的评论,可谓“万紫千红”。

  首先,美国国内的反应就参差不一。有国会议员批评:“基辛格此行不是美国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行政部门将基辛格访华定位于“私人外交”。国务卿布林肯则表示,他常与基辛格见面,“期待听取基辛格的访华报告”。可见,美国政府无意掩饰其对华政策存在分歧。

  本文从外交为内政服务的角度对,基辛格访华提三个看点:

  其一,待客之道,出场方式有讲究。

  基辛格是国际政治的目标人物。政策层面,基辛格又是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大师,是实现美苏缓和,建构美中俄三角,主张世界与地区秩序、特别是曾深度参与亚太地区秩序的设计与操盘,介入之深,无人能望其项背。无论在朝在野,其言行举止,对世界均有影响。此次访华,基辛格以非官方身份还是半官方身份?这是一个看点。对基辛格国际影响力的存在,中国也有自己的见地。

  据报道,基辛格在与中方的会见中,首先自冠“老朋友”这一称谓,中国官方报道对基辛格的称谓是“美国前国务卿”。这一细致用语,显示中方认为,基辛格的访华本身具有缓解中美矛盾与冲突的作用。

  而中国的待客之道,展现在“百岁”以及“寿宴”的安排上。基辛格中国行的“压卷”重笔,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会见基辛格。这是52年前,周恩来总理第一次会见基辛格博士的地方。在为基辛格举办的寿宴上,习近平主席对基辛格的百岁之寿,对其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多达百次的访问,用“中美关系永远与基辛格的名字连在一起”这样的用语,表达谢意。

  中方在接待中,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待客之道,展现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东道主效果。同时,对基辛格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也进行了把握,定格于见证历史,参与历史实事,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这种“余音绕梁”的接待方式,除了传递出中国人民对和平与稳定的周边环境的追求外,也是对拜登政府及其团队一段时间以来,喋喋不休地宣称所谓美国 “在与中国的斗争不断获胜”假象的一种驳斥。

  其二,”防止中美发生军事冲突”

  中美矛盾,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作为国际战略大师,基辛格对全球秩序,区域安全,美国霸权与美国利益,无疑有他自己的一套见解。何况美国推行战争边缘政策的因素,仍然存在,如美国的政治极化问题。因此,以冲突和挑战为主的中美关系,不会轻易逆转。

  同理,当前中美关系真正的核心问题,在于双方是否能够对军事冲突进行管控。中美之间的其它“爆点”,如意识形态、民主价值观、中东问题、俄乌冲突,甚嚣尘上的“美日澳印四边安全机制”、中美贸易、高科技竞争、台湾问题等,从整体上看,最终都将落在中美是否发生军事冲突这个结上。是访华重点

  这可以从两个节点进行观察。

  一是在全球安全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立场,呼吁世界选择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呼吁实现世界稳定,共同发展经济。这集中体现为今年二月中国发表《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中国展现了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对全球安全提出自己的看法,却遭到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和北约的反对。接下来发生美国用响尾蛇导弹和F22战机击落中国民用气象飞艇的事件。中美关系急转直下,中美两军的交流也随之戛然而止。王毅在中美交锋时曾毫不客气地质疑:全世界那么多气球,难道美国要将它们全都击落?指出美国挑衅在先,中国保有以对等做法回击的权利。

  二是基辛格访华前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公开宣称:“美国必须为中美发生冲突做好准备”。7月18日,美国印太司令阿奎利诺在出席阿斯彭安全论坛,回答论坛主持人“美军是否可边走路,边嚼口香糖,应对两起冲突”时,特地以非正面回应的方式说:“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美国能够履行全球责任”。

  将二者联系起来,信号就十分清晰。基辛格与非军人身份,访华时与中方的第一位互动对象,是被列入美国制裁名单的中国国防部部长李尚福将军,可谓“不同寻常”。虽然不一定像某些制造宣传效果的媒体所言:传递出中美可能恢复军事互动的信号。但基辛格访华所营造的,由民间人士出面的,显示出中美继续保持对话,中美军事往来没有完全中断这一现象,具有正面性。

  从美国的政党逻辑看,这与拜登政府从选举需要出发,用基辛格此行为国内政治服务,在国际战略层面,又不断释放” 美国将与中国不断抗衡”,“将继续维护世界民主自由与正义”等,并不矛盾。只不过是美国政府所谓“无风险套利”原则的再应用。

  其三,地区秩序与台湾问题

  基辛格是著名知华派。他对中国的“战略理解”之一,在于从均势理论出发,处理中美关系与及中国与地区秩序的关系。

  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基辛格在与中方的会见中,从历史角度,就中美《上海公报》,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做了正面表述。这实际上是基辛格有意识地突出他对亚太地区秩序的认识。就中国与地区安全,中国统一与台湾问题,在美中之间“间接通气”。

  回到中国《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的例证。当时美国的反应是:布林肯重申,美国不想与中国发生冲突,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强调中美保持外交对话和沟通渠道的重要性。台湾问题上,布林肯强调所谓“维护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强调美国不会放弃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不会改变与盟友联手遏制中国的政策。

  王毅主任就台湾问题的表述分为三个层次:多极层面,向国际社会指出,拜登政府由于受内部政争困扰,其对外政策已成为转移矛盾的工具,偏离了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区域层面,美国反华联盟早晚会松动。美国要拉住“盟友”,需要对“盟友”的利益进行维护,才能达到“结成死党”的效果。打击对手时,美国还试图“师出有名”,所以美国要利用台湾问题挑事。双边层面,对美国的“威逼中国”,对美国所谓“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战略,中国不会畏惧。

  王毅主任对台湾问题的完整表述是: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现在,今后也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国家。要改变这个现状的,不是我们,而是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充分展现了中国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上的战略主动性。

  其四,结语

  这次中国之行,从美国看,效果与影响,相对有限。基辛格有他自己对亚太地区秩序的认识,中国有守护地区安全和自身安全的坚定决心。

  无论是地区秩序,还是台湾问题,对中国而言,除了继续增强自身实力,做好各种充分预案外,还需防范国际秩序出现混乱,防范全球化倒退可能带来的挑战,以及美国对台政策大幅波动带来的冲击。

  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与美国保持公平的竞争关系。但国际社会应注意到,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美国居于两线作战的战略缺陷,美国国内的政治极化,越来越突出。这种状况下,不能排除,军事冒险主义有可能成为美国的选择。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