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威胁”识读教材 “台独”教育的渗透剧本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2025-07-31 12:25:34

台岛夜话

作者 蔡炫 (台湾资深媒体人)

台湾教育机构即将推出13篇所谓“大陆威胁识读教材”,打着“反认知战”的名义,号称为了训练媒体素养,实为赖当局“对中17项对策”,沦为操控思想的教育战场;从“反间谍法”、恢复军审制,如今还将台湾学子训练成为“反中机器”,教育现场不再是求知与思辨的学术殿堂,反而成为一场“台独”政权精心部署的意识形态渗透剧本。

这批教材使用表面宣称“不具强制力”,却让基层教师感受政策的宣传压力,所谓“自愿试用”不过只是辞令包装话术,变相要让“台独”渗透走得更远、藏得更深。一旦校园变成民进党当局的宣传场域,学子的世界观也将潜移默化,形塑一种“台湾优越、大陆邪恶”的二元敌我架构。事实上,“大陆威胁识读教材”就是为了嫁接“台独”意识,当“去中课纲”进阶、教育沦为武器、敌我意识横行,难掩赖当局假识读、真“台独”的最终目的。

“去中”课纲进阶 文化传承腰斩

“大陆威胁识读教材”说穿就是2019课纲延伸版本,在新课纲的包装下,中国史作为“东亚对照研究”,被移转为“他国之一”,“台湾史”比例大幅上升为1/3。“去中国化”不是单纯历史调整,而是两岸文化割裂工程,让学生自小切断与中华文化的情感脉络,进而培养出“国族断裂”的错误认同。

台湾教育单位几乎以全篇围绕与大陆相关的“威胁”、“谎言”、“统战”等逻辑展开成为教材重点,没让当代学生对历史演变建立基础,却被灌输政治意识的主观仇恨,这历史观并非来自真实史料,实则民进党当局一手编写的历史剧本,用以支持“台独”论述与政权正当。赖清德号称“对抗统战”,实则是在建立“去中课纲”的进阶版本。

教育沦为武器 课堂喂养“台独”饲料

教材内容利用从媒体、网络、科技、外交、两岸交流等多重视角,形塑“仇中”为基底的世界观等负面标签,目的不在于引导国际视野,而是刻意建构“仇中”情绪,让学生将大陆视为唯一敌人,已经跳脱历史教育本质。这种由上而下的政治设计,藉由知识奴化学子,跳脱传统教育强调批判思考与求真精神,专为“台独”政权的教育设计,则更像是“程序语言”,硬将特定理念硬塞入年轻世代的脑中。

教育单位若要教育学生了解“如何识破大陆假新闻”,要从社会结构“辨认统战套路”。但是这些内容选择性揭露,完全避谈台湾自身的舆论操作与网络监控,也不触及美国、日本以及韩国如何进行信息作战,没有教育学生如何多方查证并且培养批判思考。当课堂目的从启发变成防卫,教育机制也就“沦为武器”。

敌我意识横行 两岸互动全面污名

台湾教材当中预计将对大陆各类文化输出采取负面视角,此一做法与历史任一封闭体制有何不同?如果包含影视、社群以及媒体平台都被打上“统战工具”标签,凡事只要来自大陆,皆为“危险”也皆须“防范”。这种视野的狭隘扭曲,根本不是对学生负责,而是为“台独”政权续命铺路。换句话说,并非培养媒体识读能力,而是制造信息偏执,当教材只允许单一价值存在,而不同声音皆被标签为“敌对”、“统战”、“假讯息”,社会将走向封闭与极化,教育也将沦为政权手中的传声筒。

两岸之间文化、经济与学术交流早已成形,各类互动深入民间,若将这些正常交流定义“渗透”,不仅抹黑真实世界,也让青年失去理解大陆机会,更无从思考自身在国际与两岸定位中的优势与弱点。赖当局高举“台独”大旗,不惜将教育体系工具化,目的就是培养主旋律,放任敌我意识横行。

“大陆威胁识读教材”无疑沦为思想的集中营,赖当局企图将教育变成选举机器,表面打着识读旗号,实则进行“台独”洗脑。面对这种“教育转型”的包装行径,无疑沦为政治工程,迫使下一代的思想自由,沦为民进党当局意识形态的祭品。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