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安:民心思变 拒绝被“抗中”绑架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媒体链接2025-09-23 15:58:04

近年来,各项民调一再显示,岛内民众对民进党当局处理两岸关系的信任度持续下滑。根据《联合报》最新出炉的“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赖清德上任后,不满意他处理两岸关系的比率飙升至6成3,满意度却降到仅剩2成6。

这样的趋势并非冷冰冰的数据统计,而是民心思变的真实写照,民众已经不再相信民进党的对抗路线,更不愿被绑架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之中。尤其是在1年之内,不满意度在1年内暴增两成,满意度则下降1成8,更凸显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立场的转变。目前,连民进党支持者都有2成6不满赖的两岸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虽然民众普遍认为两岸军事、政治与外交关系紧张,这10年间,认为两岸开战的比例更来到4.5分,比10年前增加1.3分,但在经济与社会层面上,却呈现出相对缓和甚至正面的评价。将近5成民众认为两岸有必要持续加强经贸往来,更有高达8成8的人主张必须维持沟通管道,双双都创4年新高。

这样的落差现象并非自然生成,而是民进党长期将意识形态凌驾于民众需求的结果。从“仇中”论述,到对陆配、艺人与民间的严苛管制,民进党不断以仇恨对抗来累积政治筹码,却牺牲了最直接受影响的基层民生。调查显示,有6成3的民众认为赖清德的“敌对论述”带来负面影响,6成1批评相关管制措施伤害两岸关系。

与赖清德不同的是,台湾民众展现出高度的理性与务实,在社会互动与经贸合作层面,不愿放弃交流的机会。5成8的民众忧虑农渔业受冲击,显示出真正的民生焦虑。换言之,民众要的是安稳的经济发展与可预测的生活,而不是被绑架在绿色恶斗与意识形态对抗里。

在变动的国际局势中,安全与发展的关键不在于选边,而在于务实、平衡的避险策略。然而赖清德的路线和做法,却一再将台湾推向风险升高的那一边,民众的不安自然也随之扩大。

因此,今天的台湾社会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面貌,一方面,政治与外事因民进党的路线而陷入敌对与僵局;另一方面,民众却期盼两岸民生经济能走向合作与互利。民众对民进党当局的不信任,正是源自这种落差。当“执政党”只会利用对抗制造仇恨,却无法给民众实质保障,最终换来的,就是社会对立加深、发展停滞。

民进党的两岸路线,说穿了,就是一场政治算盘。这笔算盘换来的是民进党的利益,而非民众生活福祉的改进;赢的是民进党,输的却是台湾。如果台湾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让两岸回归理性交流,把焦点放在经济民生,以两岸交流作为和平基础,而不是无止境的政治对抗,让台海继续成为国际上最危险的战争热点。(作者为青年公共参与协会理事长)

文章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