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认错 台当局对欧“外交”生变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媒体链接      2022-01-06 16:06:30

微信截图_20220106100957

(摘自Gitanas Nauseda推特)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4日接受波罗的海通讯社(BNS)专访时表示,立陶宛政府同意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是一个错误。他的这番话已在立陶宛引发热议与争辩。更重要的是,台湾方面若不能从立陶宛的案例吸取经验与教训,未来台当局推动台欧“外交”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争议与问题。

立陶宛2021年11月与台湾地区洽谈“设立代表处”事宜。美国主管欧洲事务的国务次卿泽雅也特别赶到该国促成此事,最后敲定以“台湾的代表处”为名在11月18日正式揭牌。美方并通过进出口银行提供立陶宛6亿美元的信用贷款。当时的构想是在立陶宛设立“台湾的代表处”,就不会像“台湾代表处”那样会挑战北京的“一中政策”。然而,中国大陆仍全力反对,不仅将中立外交关系降等为代办级,而且还对立陶宛进行经济制裁。

尽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3日致电北约9国领袖力挺立陶宛;但是由于立陶宛违反北京一中原则,不但民间企业与人民生计备受打击,而且国家整体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立陶宛是内阁制国家的一种变异体,总理负责推动国家内政、经济与外交、国防等大政方针,但总统负责监督外交政策,并代表国家参加欧盟等国际会议。这次瑙塞达在受访时表示,有关台湾的“设处”之事,他事先完全未受到咨询。

台湾地区在立陶宛所谓的“外交突破”却为该国民间企业与人民带来痛苦,可能是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始料所不及的。而台当局外事部门在回应瑙塞达的评论时,仅以“台湾力挺的决心不变”轻轻带过,既不知道“力挺”什么,也不知道拿什么“力挺”,是典型的空话,就会出一张嘴。(作者陈一新为台湾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荣誉教授)

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