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台湾夜市萧条 怪观光客不来?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网友评说      2021-03-18 13:35:57

    有台湾网友贴出士林夜市空荡荡的现况照,感叹“老板比客人多”。图/翻摄自FB “爆废1公社”

    人潮和钱潮快跌到低点的台北士林夜市,又再次被注意登上新闻版面,但同样是大型夜市,包含宁夏、南机场夜市及公馆商圈,从年初至今周末消费人潮相对踊跃。

    从商圈夜市发展看,大致可分为:商业型、小区及学区型、观光型,以及超大型商圈。商业型商圈多半具相当数量的商业办公大楼、上下班转运站及工商业园区及百货,像是台北东区、信义商圈、台中市府商圈等。虽然也有相当多消费者夜间服务,但多半以上下班作息及大型购物中心营业为主。

    小区及学区型商圈,则是因应在地化居民及学生而发展,尤其许多学校过去人数众多,光是以学生为主的服务就可繁荣商圈,再加上附近原有居民,以及外来学生消费支撑,包含师大、公馆商圈夜市,和台中逢甲商圈夜市都是此类型。

    但不少商圈也因少子化,学生人数越来越少,相对提供服务就必须转型。若本以当地居民为主商圈,则同样要倚靠在地消费者来支撑。成功转型的像南机场夜市,因为不少品牌获得米其林推荐,吸引外地旅客青睐。

    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观光型商圈。过去投入许多资源吸引国际观光客,因此不论是进驻品牌还是当地租金,都必须依靠大量快速现金流来支撑。但当服务跟不上收费,以及海外观光客无法入境时,原本吸引力是否足够让台湾在地消费者上门,就成关键。

    疫情影响迟早会过去,真正产生困境的其实是超大型商圈,相对结合观光、学生及居民,甚至交通枢纽地位,但因为整体规划与消费市场脱节,甚至是产业转型导致。像士林夜市区域太过庞大,从摊商之前进驻的主题区、附近的步行街,衔接将近三个捷运站。五分埔商圈,除类似问题外,还有成衣消费市场转型困境。

    但从进驻品牌和其他地方没有太多差异,过去负面新闻印象,以及部分名店陆续撤出,超大型商圈很难有更具吸引力的条件,让外地游客及台北市民有更高意愿支持。从笔者观点,租金虽是问题,但根本上还是消费者上门意愿衰退。

    眼看疫情有逐渐趋缓迹象,即使不会立刻开放出国,但当本身定位不明时,其他竞争对手,就更容易吸引有特色品牌进入,持续循环下不是靠做些促销活动,就可解决的。

    或许商圈领导者们,该和摊商们坐下来好好思考,转型成更合适长期发展的类型,并从交通环境及节庆主题着手,争取愿意上门的消费者。若只是持续等待国际观光客,然后再发生服务跟不上价格、没有持续吸引力老问题,那要让老商圈重生就难上加难了。(王福闿/台湾中华品牌再造协会理事长)

 

来源:台湾《联合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