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台媒:面对俄乌战争难民潮 欧洲有苦难言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媒体链接      2022-03-30 16:00:54

     俄乌战争一个多月以来,国际舆论专注于战事的进展,以及美国和俄罗斯的大国博弈之态势。然而,随着战争的延宕,流离失所、近400万乌克兰人民,涌入邻近的欧洲国家。在美国总统拜登于开战一个月后的3月24日至25日,到访波兰,并且在一天内参加北约、G7、以及欧盟峰会之后,战事发展和难民问题,息息相关,考验欧盟国家的智慧。

  回顾二十一世纪的前10年,欧洲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已经超过2,000万人。2010年底到2011年茉莉花革命之后,北非和中东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海路(意大利和希腊)和陆路(土耳其)并进,前往欧洲。当时,最有能力、也接纳最多难民的是时任德国总理梅克尔的重大决策,而穆斯林人口比例占全国十分之一的大国,则是法国。该段期间内,最让人瞩目是2015年到2018年,高达22起的恐怖攻击,死亡人数近250人。

  今年2月24日开始的俄乌战争,所引发的难民潮,似曾相识的场景,再度重现于欧洲大陆。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民众来自陆路,过半数首先进入的是波兰;而且这次进入欧陆各国的,是和希腊与东欧国家同样信奉东正教的乌克兰人民。相同之处则在于:迄今约400万的难民,可能只是过境东欧国家,希望前往德国与法国的经济大国。

  由于战乱逃出乌克兰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民众和他们入境的国家,都可能疏于疫情防治,对于目前“与病毒共存”的欧洲各国,会不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还要再观察。然而,立即而明显的当务之急,除了边境收容和转送后方,或是协助前往其他国家的中继站,则当属为期三年,欧盟当局的暂时庇护与居留权利赋予的政策,这三年期间的名额分配和预算补助,以及三年后的退场机制,能否顺利落实,今年因战争入境的乌克兰民众,如何陆续返回灾后重建的国土。

  截至3月底,为数400万的难民对于欧盟国家来说,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这是维护民主人权的成就展现,劳动力供给的增加,难民与移民的年轻化。另一方面,基于过去10年的难民收容经验,福利的排挤和失业的提高,甚至治安败坏与极端主义,都曾经发生过,而且已经形成既有“进退失据”的政治氛围和“人权有价”的经济困境。

  更进而言之,由于乌克兰政府从战争一开始,就下令18岁到60岁的男性必须留在国内,捍卫家园,不得出境。也因此,出走的民众里面,各个年龄层都有的女性,不只远多于男性,携家带眷的老弱妇孺,成为离乡背井、令人痛心的场景。虽然欧洲国家都有接纳逃难人潮的因应对策,不能讳言的则是,各国政府和欧盟当局过去10年的经验,其实并不愉快。

  接下来核心的问题是,接纳人数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标准不只一项,则有什么项目,应该要予以加权?就此观之,无论是:国土面积、全国人口总数、GDP或国民年均所得、经济发展程度、城乡人口比例(接纳的难民主要住在都会城市),各个项目彼此如何加权;还有更具争议性的两个问题,邻近的地理位置(愈接近,就要接纳愈多),以及考虑让逃难民众选择、并协助他们想要前往的国家(愈富有,就要接纳愈多)。

  尽管此次进入欧盟境内的乌克兰民众,是同属基督教文明的欧洲人,邻近欧洲国家则是前苏联的经济相对落后之东欧国家。因此,部份北约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口惠而实不至,使得这些中东欧国家有口难言,却责无旁贷。流离失所的乌克兰民众对于入境的欧洲国家来说,毕竟和其他欧洲国家的语言并不相同,因此,即使有志工站和地方政府与各种非营利组织的协助,取得新的居留证件,得以合法身份居住于欧洲国家,但这些短期的安置,在夏季来临之前,将无以为继。

  难民的问题,必须要由欧洲国家自己解决。尤其是已经入境的乌克兰民众,如果在三年收容期届满,希望停留在自己愿意长久居住的欧洲国家,对于欧洲各国政府来说,将是另一个重要的考验。就此而言,低阶的劳动人力是否过多,中高阶的人才是否不够,是务实的政治考虑,也是残酷的人权考验。东西与南北发展不均衡的欧盟国家,对于劳力的需求和己身接纳大量难民能力的不平衡,将再次成为另一个政治龃龉的开端。


文章来源: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