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两会.台声]“两会”对台政策回顾

[两会.台声]“两会”对台政策回顾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22年3月5日-3月1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2022年3月4日-3月10日在北京召开。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22年3月5日-3月1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2022年3月4日-3月10日在北京召开。每一年“两会”中的涉台内容都是两岸专家、学者、媒体极为关心的部分。小编整合了从2017年到2021年五年时间里《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可以看出,大陆对台方针政策既有一以贯之的强大自信与定力,又有因宜适变的深远影响与意义。

1

28

2017年

解读】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在接受香港《中评社》采访时,对《政府报告中》的涉台内容作了解读:

刘国深认为,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台内容讲话,反映了当前两岸官方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的实际情况。与前两年政府报告中的涉台内容相比,“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改为“维护‘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表明目前两岸关系的“存量”是否能够保持已成为问题,所以要“维护”。此外,过去一段时间经常用的“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表述,增加了“遏制”两字,其所表达的政策信息充满刚性、充满斗争性。

刘国深认为,这次讲话再次出现了“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表述,也显示出现强烈的防微杜渐的危机意识,意味着我们将更加具体细致的观察民进党当局的实际政策作为,并以此作为出台政策措施的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陆方面单方面可以作为的部分,为了方便台湾同胞,尤其是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发展,大陆方面将会出台更多新的具体的政策措施,让台湾同胞尤其是台湾青年在大陆享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更加方便、更低成本的生活与发展空间。

刘国深最后强调,大陆方面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并未放弃“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的努力,展现出大陆方面在台湾问题上已经有更加强大的自信和定力。

1

28

2018年

【解读】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钟厚涛投书媒体指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既站位高远,系统全面,又言简意赅,细致入理,短短两百余字的篇幅,字字珠玑。

一是,再度亮明一个中国原则,凸显大陆对台工作的底线思维。二是,展现对“台独”零容忍立场,沉重打击各种分裂势力气焰。三是,全面落实“同等待遇”,展现对台工作经济文化双轮驱动。四是,共担民族大义,推动两岸同胞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涉台部分,既全面回顾了过往5年大陆对台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又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大陆对台工作指明了方向,描绘了前景,体现了进入新时代后大陆对台工作的新气象、新格局与新作为,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

28

2019年

【解读】

有专家认为,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与2018年相比,既有连续性,又有发展性。可以用“篇幅短、字数少,但言简意赅,关照面广,层次多”来形容,具体而言则释放出四大信号。

第一个信号,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的相关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的具体化,既有现实的关照,也有对未来的向往。

第二个信号,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全部内涵,进一步指明了未来两岸和平发展及国家和平统一的方向。

第三个信号,突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重要性。去年报告中的“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重点是对岛内“台独”分子及国外敌对势力的一种宣誓和震慑。而今年直接使用的是“反对”和“遏制”这两个词,尤其是遏制,用词可谓相当之重。

第四个信号,突出了“深化两岸融合发展”。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工作、生活、学习提供与大陆同胞的同等待遇,让在大陆的台胞、台企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则表述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深化”这两个字的内涵相当丰富。

1

28

2020年

【解读】

面对台湾社会生态的变化,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要求“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并通过“反独”与“促融”来促进统一;并强调在对台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要因时制宜,走群众路线,操之在我,积极作为。这是对当前对台工作的最终目标、根本方向、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的要求。在这方面,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涉台部分较之于2019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体现了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一贯性与持续性。略有变化之处是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纳入了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

1

28

2021年

【解读】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报告首先强调要巩固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这是因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来不易,其成果需要两岸同胞共同珍惜与维护。无论台湾政局未来将发生什么变化,一旦这个政治基础遭到破坏,这些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台湾同胞对此应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惕。

倪永杰表示,报告中“互利”、“交流”、“保护”、“分享”、“互信”等字眼,无不体现了大陆方面对台湾同胞的特定心态、切身权益的高度重视。对台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切切实实让两岸协商对话、交流合作的成果,为台湾同胞所普遍获得与感受,才能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才能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不被逆转。

上海社科院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指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台内容最突出的特点是,“后疫情时代有什么新特点?两岸之间应该如何探索新的交流方式?这是以往都没有的。”近年来,民进党当局想方设法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不断炮制“脱钩论”“政治瘟疫”,但在后疫情时代,两岸经贸却开创历史新高。这是对蔡英文“脱钩论”的一个最直接的回应。“疫情时代,全球贸易大规模萎缩,两岸经贸却依然保持一个较高的成长。这充分显示两岸经贸合作的活力。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所谓‘脱钩’的想法都是异想天开,也是和这个历史潮流相违背的。”